今天(7月12日)开始正式入伏,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已经到来。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大家都知道伏天要防暑,但医生指出,除了防暑,也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气。中医认为,有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进入三伏天,南方多雨潮湿,空气中的湿气容易侵入体内,如果脾虚体质的人,就容易脏肺功能失调,生痰致病。除了外部侵入的暑湿,一些消暑的不良习惯也会同时加剧湿气憋在体内,比如吃了过多冷饮、冰镇食物,房间空调温度过低,冷水洗澡时间太长等。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湿气重呢?
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说:“大家可以对着镜子看一看。舌苔厚,很明显就是湿气重了。如果舌头边缘会有明显的齿印,其实是脾虚的表现。脾虚容易造成湿邪内盛,人没劲,整天想睡觉,困得很,还有大便容易不成形,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
医生表示,慢性腹泻、虚寒胃痛等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寒湿的人都比较适合在三伏天进行灸贴治疗。而湿热和皮肤易过敏、妊娠、怀孕的妇女、两岁以下的儿童则不太适合。陆主任介绍,病人如果是脾虚、内湿比较盛,舌苔厚、食欲不好、偏寒的体质,三伏天适合贴伏治疗。舌苔如果偏白是寒湿,偏*则是湿热。湿热的人不太适合做灸贴治疗。医生建议,在三伏天养生,一定要记住三大原则:避免冷风直吹、自主活动出汗、护好咽喉、后心这两个最易受风寒侵犯的部位。医生也给大伙儿推荐了几道不错的伏天养生食物,比如冬瓜、薏米、山药、海带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点30分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聪琳编辑/赵恩婕)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