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看基金排名
时间性排名参考意义已不大,结合市场热点看阶段排名更具价值
不少基民选择基金时都会参考基金排名,但只关注时间性排名很容易给投资带来误导。
进入五月份以来,各种热点轮番涌现,不少基金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的转换也使得基金排名靠后。突上突下的基金排名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疑惑,到底如何看待基金排名才能选到好的基金?
德胜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排名有很多,比如月排名、季排名、年度排名等,但是光看这些时间性排名其实参考意义不大。投资者要看哪种排名对投资最有参考价值,主要还是根据市场环境来决定,投资者可结合当前市场热点及持续性按图索骥看类似环境的基金排名,如判断市场蓝筹股会有行情,这时投资者去看去年三季度时蓝筹股行情时的基金排名参考意义会更大。同时,除基金排名外,还须关注决定基金排名的背后因素。
阶段排名更具参考价值
江赛春对表示,看基金排名首先要结合市场环境和投资热点。比如现在多数市场人士仍看好蓝筹股为主导的市场阶段,而且这个阶段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持续,那么在蓝筹股启动的那段时间哪些基金会排名比较好?如果市场环境不改变,这些基金在后期会继续表现比较好。这就看排名所处的市场阶段。如果这时候还是蓝筹股行情,看过去半年,恰恰过去半年是中小盘股表现比较好的时候,用半年前的行情看现在的行情那就不对了,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
比如一季度排名名列前茅的东吴价值成长,很大程度受益于重仓中小盘股,而这些股票在反弹中的表现则不如前期超跌股票。泸州老窖和云天化是该基金的重仓股,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为10.70%和10.71%.这两只股票在今年以来表现抗跌,但是在反弹中则表现弱于市场。因此东吴价值成长基金虽然在一季度的仓位高达84.25%,但反弹时涨幅不如其他基金。如果后市出现蓝筹行情,那么一季度以中小盘取胜的基金排名参考价值就较低。
关注排名背后因素
其次投资者还要分析排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投资者能不能搞清这个基金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排名比较强,才可以分析它将来会不会表现那么好。基金的业绩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在里面,不见得这段时间排名好,将来排名也很好。投资者最主要的是看基金业绩体现的投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适不适合我们未来预期的市场环境。
江赛春认为,从08年的情况来看,有几个因素对基金的排名是很重要的。第一,基金在策略上或者对大势的判断,或者仓位控制的能力,对08年市场环境是很重要的,这种投资能力对08年全年都很重要。第二看基金本身的持仓结构调整有无较好地去把握市场和行业基金、宏观基本面的变化趋势,这个阶段是不是和牛市高涨阶段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如果是这种基金策略上是有问题的,因为08年市场环境比07年有很大的改变,从单边上涨变成巨幅调整,这样大家对股票市场的预期要发生改变。如果基金不积极改变持仓结构,这种基金策略是比较滞后的。08年基金操作一定要体现出前瞻性,即投资者要能找出先知先觉的基金,而不是后知后觉的基金。基金在今年以来的行情反应迥然不同,有很多基金反应很被动,这种基金一定会落后于市场。
持仓要具有灵活性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剑辉表示,看基金是否具有前瞻性,主要看基金择时能力及基金的仓位调整。业绩背后是基金的投资能力。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要求不同。去年基金经理可以全部满仓操作,投资的重点在于选股,跟踪市场风格变化。而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对资产配置的相机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基金经理对大势的判断准确性如何,能否据此相应地调整股票仓位。
如何评估基金的前瞻性呢?分析师认为一季报披露了基金在一季度末的仓位水平。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在大跌过程中基金的反应如何。基金是在大跌开始前的振荡阶段就开始策略性减仓,大跌初期减仓,还是大跌后期减仓,或者一直保持高仓位,这反映出基金对市场走势不同的判断。坚持保持高仓位的基金显然没有料到股市有如此巨幅的下跌;而后期减仓的基金往往是被迫减仓,其判断大势的能力值得怀疑。
今年影响基金排名的除了选时能力外,还要重视选股能力。海通证券分析师娄静表示,股市每次大的转折都伴随着市场主导风格的明显转向,这时候基金的选股思路能否适应市场变化也是决定基金振荡市投资能力的主要因素。选时主要是为了避险,而能否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有所收益,则主要是看基金如何顺应市场调整持仓结构。
举例来说,去年三季度是蓝筹股的天下。而自四季度以来,蓝筹股开始调整领跌。这一调整一直延续到四月份。这种行业特征有助于判断基金是否积极有效地应对股市的调整。虽然看基金持仓变化路线有一定的困难,但简要地根据宏观环境、市场环境改变的投资线索看基金的投资组合变化还是有必要的。基金是否能够果断调整持仓结构就考验了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投资提示
规避大象规模基金
晨星统计了在2007年底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数据显示,规模较大的基金在单边下跌的背景下难逃业绩下跌的局面,今年以来的相对排名不尽如人意,只有易方达价值增长取得前三分之一的回报。
晨星研究部人士认为,首先,基金经理不得不将更多的资产配置在大盘股以及一些容量比较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等,进一步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在大盘股主导的下跌行情中受伤最深。其次,由于规模过大,基金经理对中小盘股的参与程度降低,一方面会增加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即使参与,获得的收益对基金组合的贡献有限。转变投资风格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对此,分析师认为大象基金难以跳出曼妙的舞姿,当某只基金表现突出时,投资者往往蜂拥而上购买,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基金业绩推上了更加尴尬的境地。所以一些基金资产规模增长到太大时会暂时关闭停止申购,但也有不少基金不会这么做,而要等到资产膨胀到严重影响业绩的地步才采取行动。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许多红极一时的基金最终都回归平庸,甚至比平庸更可怕。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庄正也认为,整体看来规模较大的基金指数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在牛市中,由于其指数化的被动管理,基金回报率会处于领先的地位。同样在市场反弹中,这些基金也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市场处于单边熊市中,大规模基金仓位较高的优势就变为了劣势。今年环境下,超过二三百亿的基金投资策略比较困难,分析师建议投资者还要选择规模适中的,策略上比较灵活的,有前瞻性的基金。
■典型案例
中邮核心优选排名大起大落
中邮核心优选是排名大起大落的典型案例。去年牛市阶段,中邮优选表现异常突出,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高居榜首。在2007年10月以后的振荡调整阶段,中邮核心优选业绩明显下滑,处于同类基金的中游水平。而在2008年1月中旬后的大跌期间,中邮核心优选的业绩可以说是急剧下滑,排名几乎在股票型基金中垫底。从之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投资思路的一成不变和庞大规模带来的调整难度是主因。
从中邮核心优选2007年12月以来的仓位变化可以看到,相对于股市的大幅波动,中邮核心的仓位调整是很轻微的。仓位水平始终保持在82%以上,多数时间高达90%.从刚刚披露的基金一季报上可以看到中邮优选一季度对持仓组合调整甚少,10大重仓股几乎不变。这和2007年三季度以前基金快速灵活的组合调整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基金在策略和投资思路上的主观原因之外,从规模上也可以看出中邮优选调整极为缓慢的客观原因。一季报显示,一季度中邮核心优选申购5亿份,但赎回只有15.79亿份,目前基金规模仍超过200亿元。在暴跌行情中如此庞大的基金规模,如此高的股票仓位,基金经理调整也困难。这导致了中邮核心优选在一季度中排名垫底。虽然在反弹行情中,该基金由于高仓位重仓超跌股,反弹力度较大。但从其大起大落的表现看,投资者还需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