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你也许经常发现:有人偶尔会出现水肿,有人平时痰很多,有人老是爱腹泻,有人舌苔很厚腻;这些情况看似毫无关联,但是中医认为它们和“脾虚”,体内湿气偏重大有关系!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湿。当脾胃受湿邪困阻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造成脾湿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湿,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造成脾气虚弱,形成脾湿。
脾虚湿气重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身体容易浮肿水肿
脾主运化水湿,脾脏自己都被水淹了,身体里的水运化不出去,水湿泛滥,就成了浮肿、水肿
2、容易肚子胀
脾被水湿掩盖了,脾脏的气机都流通不起来了,气就会堵在里面,气堵住了就容易肚子胀
3、常常感觉头晕
脾主升清,升上来的清气供给头部。如果脾脏被水湿掩盖了,清气就上不来,就容易犯晕
4、舌苔厚腻、舌头胖大有齿痕
舌头也是一块肉,肉泡水里就会发泡变大,舌头变大之后,跟牙齿挤压,就形成了齿痕,舌苔厚腻就是湿气重的表现
这些症状如何缓解呢,老中医揭秘小妙方:
1、先健脾一一四神汤
食材:山药、莲子、茯苓、芡实(或薏仁),每味10克
茯苓能够帮助脾运化水湿;铁棍山药搭配芡实能够补脾、生津益肺,固肾止泻;去芯莲子加强了补脾和固肾、还清心安神
2、再祛湿——姜丝丁香陈皮茶
食材:干姜丝12根、陈皮1片、丁香茶2克
干姜丝驱寒,陈皮健脾祛湿,丁香暖胃,搭配在一起能够很好的健脾祛湿养胃。
另外呢,大家平时可以多做仰卧起坐,增强五脏六腑,提高免疫力,增强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去湿气的能力,切忌不要淋雨,洗头要及时吹干,不要湿发就寝,以防湿气入体,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气入体,少吃伤脾胃的药,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要注意三餐饮食规律,做好这些细节,才能慢慢的养好脾胃,祛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