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扁平苔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倒春寒来了怎么办教你几招给孩子散寒祛湿
TUhjnbcbe - 2023/9/15 23:58:00

春天下雨的时候是又冷又湿,尤其是气温低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身体非常不舒服,更何况是孩子,会对寒湿邪气有更明显的反应,孩子可能会感觉身体软弱无力,还会变得无精打采、总是想睡觉。

春天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和肠胃疾病的高发季,再加上春天的气温不稳定,有时候我们前几天还觉得暖阳高照,可能今天就气温突降、刮风下雨了。这种倒春寒所带来的寒湿夹杂的天气,无疑加重了孩子生病的风险。

那我们该怎么帮孩子应对倒春寒这种天气变化、减少孩子生病呢?今天我就针对不同的情况教你几招,一定要收藏起来!

01

春季寒湿夹杂

会让孩子脾胃越来越虚

倒春寒一来,在寒湿邪气的双重入侵下,孩子的阳气很容易受到损耗,特别是对于脾来说,也在承受着不小的负担。

春天本来就是肝木旺盛的季节,而肝木克脾土,孩子的脾在春天其实本身就会很容易出问题。再加上小儿脾常不足,孩子的脾胃本来就还未发育健全,整体上会处于偏虚寒的状态。

而碰上春天阴冷下雨的天气,湿寒邪气会侵袭孩子的身体,孩子本就脾土不足,所以很容易受湿寒入侵而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守护好孩子的脾阳,才能降低孩子生病的几率。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已经遭受湿寒影响呢?以下几个方面你对照着看下咱家孩子有没有:

孩子的舌头颜色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而厚腻。

孩子的小便次数比平时多了,而且颜色比较清稀。

孩子的大便出现溏稀、不成型、气味不浓的状况。

孩子脸色偏白、缺少血色,没有光泽。

孩子会很容易觉得累,精神状况比较差,容易手脚冰凉。

02

孩子外感寒湿

这几招用起来!

孩子外感寒湿是怎么回事?说的是环境中的阴冷潮湿之邪气通过孩子的体表入侵了身体。当寒湿之气刚开始入侵孩子的身体时,只是停留在体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够给孩子有效地驱散寒湿邪气,孩子的外感症状就会很快消除。那我们该怎么给孩子驱寒祛湿呢?可以把以下三招用起来!

第一招,如果孩子在降温天外出受了风寒,有一些打喷嚏、流鼻涕、打冷战、手脚冰凉的表现,那我们可以给孩子用艾叶泡脚和泡澡,能够快速驱逐孩子体内的寒湿之气,加速孩子浑身的气血循环,有助于孩子尽快驱散体内的湿寒。

第二招,给孩子戴个小肚兜。如果你家孩子睡觉翻来覆去的不老实,总是半夜蹬被子,经常着凉、大便不成形、出现溏稀,我们可以给孩子戴个小肚兜,不仅能防止孩子的肚子受寒,还能护住孩子的脾胃,减少孩子受寒和脾胃虚寒的状况。

第三招,给孩子做个祛湿香囊。可能你觉得香囊是古人才用的装饰品,除了好闻没什么用,但事实上,之所以古人一直用香囊,是因为会在里面加入一些芳香药材来保健。其实如果你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是可以尝试做一下的。最主要的不是香囊的样子,而是里面填充了什么样的药材,在这里我推荐给你往香囊里放这几种材料:艾叶、紫苏、桂叶、佩兰、藿香、冰片各三克。给孩子佩戴含这些成分的香囊,可以醒脾祛湿,预防外感,快来试试吧。

03

孩子内生寒湿

试试这几招!

与外感湿寒不同,孩子内生湿寒是因为脾的运化不足,孩子脾胃虚寒就会让寒湿之气停留在体内,湿寒之气在孩子体内累积多了,又会反过来损伤孩子的脾阳,所以孩子的脾虚胃寒和体内的寒湿累积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长期不除,孩子的身体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给内生寒湿的孩子进行调理呢?下面我教你三招,赶紧学起来!

第一招,控制好孩子的饮食,避免积食的出现。孩子内生痰湿,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是首要的。如果孩子积食了会很容易生成痰湿,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孩子积食的发生,平时不给孩子吃那些肥甘厚腻、生冷寒凉、不易消化的食物。我们还要注意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这些方面出现了异常,我们需要尽快判断出孩子是不是积食了,如果积食需要及时给孩子消积导滞,才能避免孩子体内痰湿的生成。

第二招,给孩子选择祛湿的食材。像薏米、赤小豆虽然具有祛湿的功效,但也不能盲目给孩子使用,因为性味寒凉,食用起来效果过猛,因此不能单独使用。对于湿气重的孩子。我们可以把材料进行组合,将材料中本身的寒凉中和,就能相对温和的帮孩子祛湿,或者可以用一些性平偏温的材料给孩子祛湿,比如陈皮、白术、炒白扁豆等。

第三招,给孩子用好食疗方。如果孩子的消化状态比较好,我们可以给孩子用这个既能祛湿又能补脾的食疗方——陈皮瘦肉粥。里面的原料包含陈皮、粳米、瘦肉,给孩子喝了,能够温中和胃、理气健脾,有效地驱寒散湿。

今天的育儿知识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你能判断出自家孩子是否受寒湿邪气的影响了吗?这些帮孩子驱寒散湿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如果还没有,记得先把本文收藏下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倒春寒来了怎么办教你几招给孩子散寒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