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期间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师娘了,师娘九十多岁了,一天特意把我叫到身边,她告诉我脾胃虚弱的话,不管喝什么汤药都起不了作用,当时我还以为她是老糊涂了,后来我才知道师娘这句话真正的厉害之处。别看师娘是一介女流,她的名气非常响亮,村里的人只要身体不舒服,都会找师娘来看病,还有很多外县的人不惜赶十几公里的路来找师娘,由此可见师娘的医书有多高超。
虽然师娘已经九十多岁了,可是身体从来没有出现过脾胃虚弱的情况,脾胃虚弱的人一般消化能力会变差,而且只要一吃寒凉的东西就会拉肚子,经常感到腹胀,胃胀,腹部还会疼痛,食欲下降,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脸色很差,经常腹泻,早上起来还会感觉恶心呕吐,还总是打嗝。我不知道师娘为什么没有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而且她也没喝什么药,所以心里一直都比较疑惑,后来师娘告诉我脾胃虚弱,喝药就是上不了台面的。那个时候我并不相信,但是也没有反驳,毕竟师娘已经这么大年龄了,我也不想跟她对着来,这时师娘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自己有多么无知的。
就这样大概过了十年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了师娘说的话,怪当时自己心高气傲,不珍惜,没有参透师娘话里的意思。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脾胃的重要程度,《*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出入废则神机化灭,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不能吃进去饭,身体能不能消化饭菜,大便是否通畅,这些都由脾胃来决定。
人得胃气则生,人失胃气则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出入了,或者只进不出,再或者进都进不去,那么他的寿命也即将到头。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也就是说胃气应该往下走,脾气应该往上升,但如果胃气上升,脾气下降的话,身体气机就会混乱。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脾胃之气。1、气虚:这是最初级的,脾气虚弱的人会感觉精神疲惫,身体乏力,不想说话,脸色发*,因为脾气虚弱就不能有效运输水谷精微,那么这些残留的水谷精微会存放在胃部和小肠里面,久而久之胃部会出现胀气,食欲也会下降。
2、阳虚:长时间脾气虚弱不能得到调理,就会发展为脾胃虚寒,也就是脾阳虚,这类人特别容易感到寒冷,喜欢待在温暖的地方,还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食物,稍微吃了寒凉的食物就要拉肚子,腹部疼痛。3阴虚:阳就是火焰发出的温度,而阴就是锅里的水,脾阴虚指的就是阴津减少了,那么体内就会有热,这类人的手心,脚心发热,嘴巴干燥,口渴,食欲下降,大便干结,身材消瘦,不爱吃饭,腹部胀气,嘴唇发红,舌头发红,舌苔减少,总是便秘,这些都是脾阴虚的表现。
4、脾虚湿滞:长时间脾气虚,就会影响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水湿会停留在身体里,反过来影响脾脏的运化功能,所以身体会出现湿气。明末医家孙文胤有一句话:“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影响五脏健康。老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还真是这样,从中医上来说,这口“气”就来自于——脾胃。
有经验的老中医都知道,看一个人能不能活得长寿,主要就看脾胃。只要脾胃好,还有胃口,能吃下去东西,那么生命就还能继续维持下去,一旦这个人已经水米不进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对于脾胃问题,“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健脾利湿的外敷方。老中医推荐——肚脐贴外敷法
精选:艾叶、花椒、桂圆等几味草本植物精华,研制成丸,每晚睡前贴在肚脐与足底,次日醒来撕开。老药工说只要坚持敷,湿气就能得到排除、脾胃虚弱的情况也渐渐消失。肚脐在中医叫“神阙”,不要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的就不吸收,所以用脐贴对付脾胃虚是非常好的。同时,肚脐是人体经络穴位最多的地方,又连接着五脏六腑,况且脾胃和肚脐距离还近。《雷公炮制药性解》:甘温之品,脾家所悦。《神农本草经》说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色红,麻辣。《神农本草经》: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李时珍说,能通三焦,补右肾命门。《本草从新》:艾草,通经络,理气血,逐寒湿,是纯阳之物。《本草汇言》: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
艾脐贴草本贴一盒30贴可贴肚脐足底小店¥4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