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医院营养师朱绍英介绍,现在很多人体内都有湿气。尤其在夏天,湿度过大常常会导致食欲下降。吃饭的时候却一点也不觉得饿,吃一点就觉得肚子胀,吃饭的时候还隐约有一种恶心的感觉。
湿气重的表现
体内湿气重,一般都有以下这些表现:
1、因为湿气可以阻滞人体的气机正常运行,容易引起头部悬晕,头部较重,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状;
2、湿气重导致溏稀,大便不成形,黏滞粘马桶,馊臭等症状;
3、身体沉重乏力,双腿没有力气,手脚沉重很难上抬。
4、湿气重也会出现皮肤起疹的情况,例如湿疹;
5、舌苔严重,黏腻,白色,又厚重,舌头两侧有齿痕。
中医理论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人体内湿气过重会导致各种疾病问题频发,湿气堆积在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症状,给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湿气是可调节的,在身体调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才能够使湿气排出体外,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那么,怎么样来祛除湿气呢?
祛除湿气的小妙招
一、合理调节生活规律:
1、保持清淡的饮食
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脾胃功能的弱化,致使体内的水湿无法得到充分的排除。
2、确保胃肠道内通畅健康
人体内的湿热会导致排便不畅,而排便不畅亦会加重湿热反应,使身体的不适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每天保持定量的排便次数,多饮温水、少食油炸类食品,肠胃的通畅与否,往往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尤为注意。
3、运动去除湿气
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体内的湿气通过汗液、尿液的形式排出,去除因湿气所引起的不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过后不宜马上洗澡或碰凉水,因为此时人体的毛孔处于打开状态,触碰凉水会加重湿气。
4、调味料去除湿气
葱、姜、蒜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调味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调味效果,用葱姜蒜煮水饮用能够达到去除湿气的功效。
5、艾叶足贴去除湿气
艾叶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功效,萃取艾叶成分进行制作的艾叶足贴同样也具有该功效。
二、饮食调理
很多时候,身体水分过多是饮食不当所致。平常该常吃什么食疗能防潮呢?朱绍英建议如下:
1、常吃薏米
薏米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水分代谢,有利于尿消肿,健脾祛湿。另外薏米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可改善便秘。
2、吃些姜
生姜也是祛湿良品,炒生姜、炖汤时可适当加入姜末、姜片调味,也可做生姜为主的菜肴。
3、吃点红豆。
红豆角能补血,还能除湿。红豆皮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之功效。喝红豆煮水,或加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都能有效排出水分。也可做红豆沙,熬粥,做甜食等。
4、吃一些山药。
尽管山药不具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山药能补脾,能间接让体内湿气排出。
5、多吃水果。苹果,木瓜,无花果等也有除湿作用。苹果具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等功效,适合脾胃虚,食量少,胃阴亏的人食用。木瓜子具有健脾和助消化的作用,可缓解消化不良。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要去除体内湿气,除了要注意饮食调理外,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平时不能穿湿不干的衣服,不能盖湿被子,室内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