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中秋节了,团员的日子很多家长要领着孩子回老家与老人团聚。都说隔代亲,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是超出想象的。这次中秋节回到家,避免不了的是给孩子准备一堆东西,孩子也很开心能够吃到各种零食和大鱼大肉。当然老人也希望看到孩子能够多吃一点,这样他们也会很开心。
开心之余,孩子的问题就出现了,零食和各种肉类的食物,孩子吃多了消化不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家庭在过节的时候,孩子身体会出现这些现象,节前预防,节后缓解,这都是孩子过度积食影响脾胃的现象。
1堵:堵脾胃
孩子脾胃虚弱,发育不完善,对于大鱼大肉的食物没有办法消化,过重的负担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转,食物就堵在了孩子的脾胃,无法进行消化和排出。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肚子鼓鼓,食欲不佳,这些都是“堵脾胃”的表现。
1厚:舌苔厚
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现象,节前节后,孩子的舌苔厚度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舌头中间部分,有一个硬币大小的厚舌苔,很明显,当然有的时候,孩子的舌苔会整体变厚,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积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2红:嘴唇红、脸发红
孩子节后的嘴唇会变红,就想涂了口红一样。并且这是一个动态的唇色变化,这时候家长留心观察,就很容易观察的到;孩子脸发红,这种红色一般都会凝聚在一起,出现在孩子右侧的颧骨部,家长有时候觉得是孩子自己挠的,其实是孩子自己积食产生的。
中秋节打好“养脾护胃”站,谨记“1多3少”
1多:寡糖乳清多。节前节后,多给孩子喝点寡糖乳清,特别是节后,孩子的脾胃消化了很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损耗严重,脾胃比较虚弱,需要寡糖乳清的调养。寡糖乳清帮助孩子恢复脾胃动力,减少积食,平衡肠胃环境,改善孩子便秘、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的问题。
3少:饭量少,油腻少,辛辣少。孩子过节后,节后综合征也比较严重,如果孩子有严重的积食,就要给孩子减少饭量,准备清淡流质性的饮食,减少脾胃的负担,少油腻的食物和辛辣的食物,可以有效的保护孩子的肠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