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
中医里讲究顺时养生,四时阴阳的变换是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最根本的养生之道就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去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
夏季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内经这样说:
晚睡早起
晚睡不等于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
养护阳气
适当到户外活动,顺应“春夏养阳”的原则
调节情志
夏季易烦躁,但遇事更要心平气和
夏主生长,秋主收敛,《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夏天养生不当,气不足,供给秋天收敛的力量就差,会出现疟疾等疾病,冬至时也会继而出现问题。今天小编总结夏天养生的,不仅帮助顺时调养身体,更为秋冬的健康打基础。
夏季养生七不宜
1
不宜贪吃冷饮
●
夏天,阳气疏泄在身体外表,肠胃的阴气就比较重,脾胃尤其虚寒怕冷。
这时吃点凉东西,比如西瓜、冷饮等,肠胃可能就受不了,很容易拉肚子。
如果不加节制,脾胃长期调动能量温煦这些冰冷的东西,会被耗伤,引起湿气重的问题,像是腹部赘肉、容易浮肿、整个人沉重无力,无精打采等。
2
不宜贪吹空调
●
夏天的汗毛孔全部张开,尤其当肚脐、后腰没有护好,空调的冷风很容易“长驱直入”。
冷气从腰腹部深入体内,会伤及脾阳、肾阳,对女性的危害更大。
因为月经得温而行,遇寒则凝,寒气入体可能造成女性痛经、经量减少。当肾阳被寒气损伤,甚至会出现子宫肌瘤、卵巢早衰。
3
不宜贪吃水果
●
有人说没有水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但水果容易助长湿气,舌苔厚腻、痰湿重的人不宜多吃。
贪吃水果,水湿积聚无法排出,影响脾胃功能,也阻碍身体代谢。不仅容易发胖,还会让血脂升高、血液变粘稠。
4
不宜盲目进补
●
夏天脾胃偏弱,一般人不适合吃滋补食物。吃得太营养,或者油腻难消化,脾胃吸收不了,反而造成负担,伤及脾胃。
5
不宜熬夜晚睡
●
夏天炎热,容易心烦失眠,耗伤心血,心血不足,晚上又容易亢奋、睡不着,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不做些调理,长期失眠的人,容易急躁焦虑、脱发、胸闷心慌,伤及肝肾阴血,造成早衰。
6
不宜纵欲过度
●
长期纵欲,可导致肾虚,通常是阴阳两虚,好比汽车没油了,动力不足无法开动。
肾虚通常会怕冷、脸色苍白、无神、腰酸乏力。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早衰、不孕,甚至引起重大疾病。
7
不宜思虑过多
●
炎炎夏日人很容易烦躁,思虑伤脾胃,生气更伤肝。
所以遇到事情更要让自己淡定下来,保持心情的舒畅。不要过分压抑自己,有了负面情绪及时抒发。
看完这里,有朋友会说,这样是很养生,但夏天的快乐都没了。
那怎么可以!养生又不是去做“苦行僧”!
水果不是不能吃,给水果“加点料”,就能祛湿气;空调也可以吹,但是要顾护住2个穴位……
诸如此类,让你快乐又健康的这不就来了!
入夏后的坏习惯,大多会损伤脾胃和气血,那我们的调养重点就可以放在健脾祛湿、补气血上,帮助阳气的生发。
夏季养生五宜
1
宜养护脾胃
●
夏天饮食,应注重清淡、好消化,多吃健脾食物,八珍粉、山药、薏仁、茯苓都是健脾的好食材。
炒菜、煲汤时多放点生姜,可以温暖脾胃、助阳气。平时也可以泡炒制过的姜米茶来喝。
夏天是吃姜最好的季节
吹空调、吃冷饮,寒气入体,五脏六腑的阳气都会受损伤。
姜归脾、胃经,常吃点姜,可以温暖脾胃,不让寒气积累。特别怕凉,吃点凉的胃就疼,都可以用姜调理。
中医说“焦香入脾”,焦香之味都能温补脾胃
姜米茶经炒制后,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以暖宫温胃、通便排湿。
大米在炒制中,会形成活性炭物质,能带走肠胃中多余的油脂。
再加一味化寒湿的陈皮
陈皮可燥湿,又因芳香入脾,陈皮的芳香气味,还能更好地唤醒脾胃。
陈皮姜米茶有健脾胃、散寒养阳的功效,能帮助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
2
宜安神助眠
●
夏季心烦失眠,损耗心血,可以用张仲景的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平复烦躁情绪,补养气血,安神助眠。
国医大师邓铁涛也赞它是一张验、便、廉的好方子。
小麦补心养肝,配以甘草和大枣益气和中、润燥缓急。
全方同调心、肝、脾三脏,养心安神,使五脏得到滋养。
采用湿法制粒技术,做成方便的定量袋装,泡水后溶解快速,即冲即饮。
不含蔗糖,睡前也可无负担地饮用,对情绪低落、失眠、烦躁等情志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对于不想睡、心烦入睡难的,还可以用清凉的眼罩、菊花枕头帮助消除烦热,帮助入睡。
菊花枕选用源头产地——温县特色怀菊花。《本草纲目》记载菊花作枕明目但有清香之气,使人神怡。
头部温度及压力能使怀菊花有效成分散发出来,枕之使人闻到芳香,有清热疏风、益肝明目的功效。
填充物可取放,方便将枕头调整成适合自己的高度
枕头优选饱满甜荞麦壳,柔软有弹性,使用荞麦壳枕能明目安神,有效助睡眠。
双耳洞枕设计,可以在侧睡时把耳朵可放任意孔内,避免压迫。
3
宜补气血
●
失眠的人往往气血不足,而且夏季流汗多,气血消耗快,容易产生头晕目眩、心慌气短、面色发白、月经量少、手足不温等气血亏虚的表现。
但是夏季不宜过于滋补,推荐一个平和的养气血食疗方——五红汤。
其中赤小豆、五指毛桃健脾祛湿、调基础
桑葚、枸杞滋补肝肾、直补气血之源
红衣花生、红枣补血生血好能手
桂圆补心血安心神,助睡眠增气血
枣中“阿胶”黑枣,专入脾胃、补血安神,可明目
添加车前子壳粉,拒绝工业增稠剂
将五红汤的原料加工熟之后打磨成粉,不添加蔗糖,补气血而不滞脾胃、充血液而不溢满。
每天早上来一杯,让身体稳稳地“回血”。
调补气血还可以试试玫瑰十物丸。
每一颗里含有约3颗山东平阴重瓣红玫瑰,传统工艺手工制作。
大枣、白芝麻经过三蒸三晒,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十种食材搭配,互相配合
玫瑰和佛手入气分,疏解肝郁
枸杞子、山楂、红枣入血分,养血又通血瘀
山药、茯苓调脾治湿
白芝麻润肝脏、养血
百合养心安神,桃仁养血生新
全方平和,有通也有补,帮助疏解打通郁结的肝气,调养亏损的精血,可以长期吃。
适合心情浮躁、易怒、气色差的人。
4
宜防寒温阳
●
夏季衣物较薄、较短,很容易露出腰和肚脐,在空调房间里,相当于把命门穴、神阙穴两大要穴暴露在寒气中。
佩戴艾绒腰带就能很好地顾护住这两个穴位,用艾做腰带,其温热之性既可以补阳气,温暖腹部和后腰,也能够驱散寒湿。
5
宜给水果去去湿
●
云南、广西等地终年气候湿热,盛产各种水果,当地有水果蘸盐、辣椒粉、酸梅粉的饮食习惯,广西人称之为“酸嘢”,当地人用来解渴、提神、除湿气。
吃水果时,首先是适量,也可以试着撒一些盐粉、梅子粉或陈皮粉。
既能中和水果的偏性,还能尝试下不一样的风味。
夏天是自然界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季节也在酝酿果实以待秋日的丰收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顺时养生开启下半年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