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股份变更募投项目像玩“过家家”
公告澄而不清
《红周刊》作者
刘晨雪人股份继续在慢慢地消融。针对《红周刊》43期文章《雪人股份:在混乱的财务报表里融化》一文,虽然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在11月6日发布了澄清公告,但是公司却没有给出研究费用资本化的有力说明。而且应收账款混乱和研究支出资本化还仅仅是问题冰山一角,《红周刊》还发现公司在IPO募投项目和募投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募投项目随意变更雪人股份2012年9月26日公告,公司将对募投项目高效节能制冰系统生产基地建设以及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这两个项目的部分实施计划进行调整。按照公司招股书的规划,高效节能制冰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计划总投资为38000万元,项目竣工时间为2012年7月,设备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将于2012年8月完成,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为项目试生产阶段,2013年该项目将正式投产。但是本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的8月份,雪人股份的募投项目却迟迟未见动静,9月26日投资者却等来了一个募集项目调整的公告:公司将采购数控磨床、数控镗铣加工中心等11套进口设备,合同总价值为人民币7022.5万元,来替换《招股说明书》中关于高效节能制冰系统生产基地募投项目所需的49台(套)、总价值为7060万元的进口及国产加工设备,而达产时间从2013年3月推迟到2013年9月。无独有偶,雪人股份另一募投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也发生了变化,将原计划1466万元的19台(套)设备,替换为2866万元的1套设备,而达产时间也从2013年1月推迟到2013年10月。对于公司频繁变更募投项目,《红周刊》采访了雪人股份董秘周伟贤,周伟贤不断地强调,由于今年福州春季雨季比较长,造成了原本施工被迫延期。而且招股书中的可行性报告是2010年9月出具的,其间工业用生产设备的精度、效率、适应性等已发生变化。而新设备在加工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这听似合理的解释以及那份一切以提高产能为目标的调整计划说明,还是存在一些漏洞。根据招股书,“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本应该在2011年7月~12月完成购置设备仪器,而这与今年福建春天雨季较长有何干系?2012年雨季应该为该项目运行前期准备阶段,9~11月应为试运行阶段。而项目变更说明却是在9月底,与周伟贤所强调的雨季原因没有直接联系。难道上市公司也遇到了“穿越”?2012年雨另外,财经媒体曾经报道了雪人股份被福建证监局下令整改的处罚通知,因为雪人股份将募集资金专户产生的40万元通知存款利息转入公司自有账户;而且在今年4月10日,公司通过募集资金专户向国外厂商支付了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设备的预付款147.3万欧元,而该项目并不在上市公司招股书募投项目中,这严重违反了深交所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第7条的规定。综合以上,不得不怀疑雪人股份从招股伊始就没有明确的募投项目。澄不清的公告针对本刊43期文章,雪人股份发布了澄清公告,称不存在文章报道中的问题。但是在解释研究费用资本化问题上,公司仅仅是罗列了会计准则中的5个费用资本化条件,而公司董秘周伟贤强调,在做研究费用资本化之前,已经与审计单位对研发费用资本化进行过讨论,会计处理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对于高效节能制冷压缩机组产业园和螺杆压缩机专用铸件两项目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依据并没有具体说明。财务方面专家认为,对于研发费用资本化公司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况且只有项目达产后才能看到实际的盈亏,所以为了扮靓业绩,很多企业会选择利用资本化来虚增利润。另外,针对与大客户AL
Kifah公司应收账款多于实际销售额,周伟贤解释为这是公司代为垫付的运保费,包括运输费、杂费及保险的费用。但按照会计准则,运保费不是销售产品的价格,显然应该计入其他应收款,而不是一股脑都计入应收账款。
Kifah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