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培训克隆企业文化
蒙牛有这么一句话:“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已经成了蒙牛的企业文化。 我们知道“克隆”只能复制肉体,却永远无法再造一个社会意义的“第二自我”。但培训,却可以把自我的先进部分,有效地“移植”到一个或多个人身上,从而发扬光大。这种“移植”,也许可以称做观念的“克隆”、技能的“克隆”或者模式的“克隆”。 例如,日本的一些企业搞培训。招500个新员工,就配上500个老员工,一对一辅导。这个新员工如果出了问题,辅导员要负50%的牷这个新员工如果很出色,辅导员也有50%的功劳。这个制度不简单,老员工好几年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花大代价才买来的教训,没多久就“克隆”到新员工的行为体系中了。 巴顿将*之所以能打胜仗,其实也是培训出来的。我给蒙牛员工推荐的片子《亮剑》也是如此。李云龙正在开会,一个营长报告说,一个战士在训练时,肋骨被木头枪捅坏了。李云龙说:“好!”其他人不明白,怎么伤了战士还说好?李云龙说:“教场上不捅伤,战场上就会被捅死。”这就是培训,平时不受伤,战时不保命。培训就是这么重要。 我在蒙牛工作,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训,最累的事也是培训,走到哪里就培训到哪里。如果不能把员工培训到你想达到的标准,你就难以达到目标。即使在创业之初,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每星期我也组织学习会。通过这些,造就了现在蒙牛企业文化中的“四个98%”:资源的98%是整合,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矛盾的98%是误会。 团队建设是培训的重中之重。如果蒙牛是某一个人的蒙牛,或者是某些人的蒙牛,那蒙牛就失败了牷如果蒙牛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以至上亿人的蒙牛,这才是我们心中想的那个伟大的蒙牛。为此,我们企业形成了“三准三不准”的规则:只准上级请下级吃饭,不准下级请上级吃饭牷只准上级给下级送礼,不准下级给上级送礼牷只准上级给下级拜年,不准下级给上级拜年。也就是说,“经营人心”的方向是向下的。 我们不仅培训员工,也培训股东,培训经销商,培训合作伙伴。这主要是告诉企业生态圈里的所有成员,在记住自己利益的同时,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利益。股东不要以为自己投了钱,就可以高高在上牷员工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劳动,就可以唯我独尊牷其他各方也一样。包括我捐出全部股份创立“老牛专项基金”,也是想把自己奉行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之道延传到我的百年之后。当然,做出这样的“示范动作”,我自认为也是一种“培训”。因为,这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本文作者系蒙牛乳业集团董事长)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中国花卉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摘编。 :投稿地址(请先阅读投稿须知)↓ E-mail:xiuyi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