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快
乐
八月十五?中秋,又称月饼节。
今宵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宜
大谈
月饼
MID-AUTUMNFESTIVAL
月饼以前有个不甚好听的名字:麻饼,胡饼。
月饼哭了,曾用名太随意了。
改名为“月饼”这事,得感谢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杨贵妃。
据不知名记者报道,当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
隆隆,胡饼不可,今夜月色甚美,且唤月饼吧!
环环,真是蕙质兰心啊!
从此“月饼”就拥有了响亮又好听的名字。
喝酒豪饮的李白说道:“月饼名字再好听,再好吃,我诗仙李白的字典里也容不下月饼二字。我只需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管他是双*莲蓉月饼还是双*连月饼?”
月饼诚可贵,美酒价更高。
不愧是狂妄诗仙李白,堂堂月饼竟然入不了他的法眼。也罢,毕竟他是个酒*,月饼只好另寻好人家。
纵然官场沉浮,唯诗与美食不可辜负。
东坡居士可看不下去了。作为吃货界的扛把子,东坡肉的发明者,行走的吃货,我苏轼绝不认输。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的美味,真叫人垂涎欲滴!不品尝品尝真是可惜了!太白兄,在诗这方面,我得向你请教请教;在吃这方面,你还得再研究研究。来!我敬你一杯!”
清代的袁枚喝了杯酒壮壮胆,说道:“要说吃月饼,你们都没有我们清代人讲究。我们吃货对月饼形状可谓良苦用心了!照着模子做月饼,模子形状有圆形、方形、莲花形、桃形等,还有兔形、猴子形、佛形、寿星等造型,每一个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月饼模子上雕刻着古诗。是不是很讲究,容我骄傲会儿!”
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美食家,在吃这方面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袁枚拿出小本本《随园食单》开始疯狂安利五仁月饼:“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坐在一旁的贾母笑道:“正是如此,此乃宫内所造,精致异常,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了!寻常百姓无此殊荣!前几日我才将一个月饼赏赐于谱曲人,可谓赞不绝口!”
坐在一旁的小幺汪曾祺笑道:“各位前辈有所不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已经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而五仁月饼现在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
坐在一旁的贾母说:“一定是他们的食材不够正宗,偷工减料!”
袁枚也复议:“定是如此!”
汪曾祺作为美食达人,行走的美食博主,他开始拿出攻略,谈道:“作为走南闯北,品鉴如此多美食的人,我仍然觉得云腿月饼——昆明吉庆祥火腿月饼天下第一。”
因为它用的是“云腿”(宣威火腿),做工也讲究。过去四个月饼一斤,按老秤说是四两一个,称为“四两坨”。前几年有人从昆明给我带了两盒“四两坨”来,还能保持当年的质量。可谓货真价实,美味非凡。钟书兄和慈禧太后也是云腿月饼的忠实粉丝呢!
话没说完,刚买菜回来的蔡澜忙回到酒桌,说道:“要说月饼还是得广式美心月饼,不仅皮薄馅多,货真价实,美味无穷,值得一品!”
大家都为了维护自己喜欢的月饼,争得不可开交!李白豁然地说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举杯为了中秋的相聚,在此,我想作诗一首: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江山代有吃货出,各领月饼数百年。
如今,市面上的月饼早就打破了苏式、广式、京式的限定,走向了不可控制的道路……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奶酥松露鹅肝月饼、方便面月饼、腐乳月饼、冰皮榴莲月饼、芝士大虾月饼、酸菜牛蛙月饼……
看饿了么?戳一戳,看看你的本命月饼是什么口味的吧!
戳我一下,看看月饼的馅儿
图片I网络
文字I斯卡莉楼上小语团队
编辑I楼上小语团队
审核I楼上小语团队
记得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