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扁平苔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漫话中医药有七情论山药的ldquo
TUhjnbcbe - 2021/1/23 18:23:00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中医精髓在配伍

医者,所凭者唯方药耳。

药物配伍是中医精华,精于方者,必精于药之配伍。药即药材,方即是组方,配伍的意思。配伍是根据病情、治法及药物性质,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目的是增加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副反应。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感情决定关系,用人如此,用药也如此。而中药的七情指的是配伍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单味药”+“两味药的配伍”: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神农本草经》

《本草中国》:本草有灵,相遇七情

药对就是从中药“七情”理论中衍生而来的。药物的相互组合,不是盲无目的地胡乱凑和,而是以提高药物疗效为出发点,将两种以上功效类似或相同的药物合用,发挥它们团队的凝聚力,相互促进,提高原有的药效。这是经过历代医家多次反复验证而总结出来的。

山药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到了不同的医家手中,剂量、配伍的无穷变化,却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效用。近代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所载方剂用山药者将及其半,且常以山药为君。每能救人于垂危,得心应手,效如桴鼓。其中“治阴虚劳热方”11方中有9方用到山药,“治喘息方”3方中全部用到山药。“治泄泻方”8方中有5方用到山药。

山药性平,无需相恶、相反、相畏、相杀。那山药和谁来相须相使配伍能最好的发挥补益脾胃,滋补养生之效那?

根据《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与山药配伍用药频率第一名是茯苓,第二名是人参。自宋代以侯,古代抗衰老方药脾胃归经比重逐渐增加,并占据相当比重,发展至清代时,抗衰老方剂药物脾胃归经之和已超越肾经。而在延年益寿方剂3味药核心组和中茯苓、山药、人参为一种组方。今天就来说一说人参、山药、茯苓三味药食同源的中药的配伍原理!

相使:补气之最—人参

脾气主升,扶正元气补脾虚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既是药品,也是用的补品,同时也是中药里面为数不多的可以“起死回生”的急救药。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生的根,主产于吉林,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归于肺经、脾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以下五种情况。《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脾气主升,虚不受补,人参山药互为佐使(补脾虚)用以让彼此的效果发挥的更好:

人参的补益作用非常卓越,而无与伦比的特点是:大补元气,扶正固本,为治疗虚劳第一要药。人体元气充足,则脾胃功能会得到恢复。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参配伍山药,也会使血虚、肾虚、心虚等虚弱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让山药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而山药也能促进人参发挥它的优势:因为体质虚弱较甚或阴阳气血俱虚,若脾胃不健,用补药反而可致气机雍滞,加重脾胃之虚,甚至饮食难进,药力难行,体虚愈甚,此即虚不受补。并且,扶正药物多腻滞,由以滋补阴血之品为甚,往往滞胃呆脾,故在运用扶正药物养生补虚时,常须佐以调理脾胃之上品。这就叫做补药防滞,调脾为佐,而山药又是补脾最为温和无副作用的上品。

相须:祛湿之最—茯苓

脾喜燥恶湿,除湿香燥之品以化湿醒脾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纵笔?百尺松根结茯苓》:“百尺松根结茯苓,千年长养似人形。谁知金鼎烹初熟,恰值山翁醉欲醒。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千年之松,下有茯苓。"茯苓,是松树的根和树干中生长菌丝所形成的真菌的干燥菌核。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被称为四时神药,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世补斋医术》: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水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侵入我们体内长时间停留的风湿,还有一种是短时间停留的,如暑湿感冒。茯苓是消水肿很好的一味中药,因为茯苓性味甘淡,入脾肾,具有补益和渗泄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祛邪的同时不伤正气,这也是茯苓亦药亦食的原因。

内湿是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现代人很多都是内湿体质,内湿产生的原因跟大家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首先是现代人运动少。脾的功能弱化以后水湿就容易留在体内。第二个原因是现代人吃寒凉的东西特别多,容易伤到脾胃阳气,冷饮会直接中伤脾阳,因而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脾胃是人体的水利枢纽,脾胃一弱整个水利系统也就运行不畅通了。第三个原因是饮食过于甘腻,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会导致脾脏运化不及时,水湿凝结成痰。同时食物吃进去代谢不出去也会变成痰,恶性循环下我们的脾胃就变得越来越虚弱。

水湿重的人舌体一般都是胖大的,而且舌头边上有齿痕,舌苔厚腻,脸上有黑斑,而且黑斑一般都分布在嘴唇周围,因为嘴唇周围是脾的反射区域。水湿重会遏制脾胃阳气,所以人就会感觉酸软,无力,不愿意动弹。体内有水湿的人还会有胸满痞闷、小便不利的症状。

对于脾病的治疗用药,多附以用除湿香燥之品以化湿醒脾。所以选用祛湿之最茯苓祛湿健脾,有利于增加山药的效果。

人参山药复合肽正是基于中医药食同源,配伍组方的基础上,将吉林长白山人参、陈集山药、云南茯苓三种原产地的药食同源食材配伍并运用现代化工艺相结合而成的健补脾胃滋补养生佳品。

往期推荐

?漫话中医

补脾之最—山药(一)?一方水土一方药,话说古时的山珍贡品陈集山药!?中、西医的“脾”有啥区别?脾胃一虚百病生,你很有必要了解脾的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话中医药有七情论山药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