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靶向新药在一些领域的研发进展迅速,消除了一些罕见突变患者所面临的“新药远在天边”的尴尬。例如在MET突变的靶向治疗中,我国企业参与研发的某药物就已经在年4月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中国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x14+)肺癌患者可用的首款药物。
01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能够高选择性地结合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发生的各种基因变异的产物,如扩增、过表达、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和激活等,它结合后能够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癌作用。
它是一种口服药,由于尚未正式上市,最终药物剂量未得到确认。
02它治什么?它正在我国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存在MET基因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x14+)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03它的疗效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数据的一项临床II期研究显示,它用于经治或初治的METx14+NSCLC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9.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6个月(数据成熟度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0个月(成熟度45.7%)。它治疗初治或经治患者的疗效基本相当,这与研究入组了一部分肺肉瘤样癌(PSC)患者有关。
此外其它多项研究还显示,对EGFR靶向药治疗进展后,耐药与MET扩增或突变有关的NSCLC患者,它联合EGFR靶向药治疗,可能也有一定疗效,目前相关适应症尚未获批。
04服用剂量在临床研究中,它的服用剂量为-毫克,服用剂量与体重有关,目前尚未推荐最优剂量和服用方法。
05上市及购买情况国内尚未上市
06可能出现的副作用ASCO年会公布的临床II期研究安全性数据显示,它治疗相关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外周水肿、恶心、呕吐、肝酶两项(ALT/AST)升高、低白蛋白血症、食欲减退、胆红素升高、乏力等,3级或以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4%,主要为肝酶两项升高或外周水肿,其中25.7%为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最多见的为肝损伤、对光过度敏感和发热,14.3%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停药,1例患者因肿瘤溶解综合征死亡。
07总结它目前是MET抑制剂中“三强争霸”的一员,也是离中国患者最近的药物,目前已纳入国内上市的优先审评流程,上市后将公布详细副作用数据和剂量调整原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你猜到它是哪一个药物了吗?可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项目支持为“问卷调查与科普文章的肺癌少见基因突变患者影响力”援助项目办公室参考资料1.LuS,FangJ,LiX,tal.PhasIIstudyofXinpatints(pts)withpulmonary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