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患上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加,发病率不断上涨,在临床上发现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口腔黏膜疾病已屡见不鲜。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各异,病因大多尚不完全明确,下面活血良口汤医师讲解从中医角度怎样看待和处理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黏膜疾病即口腔某一部位黏膜的正常色泽、外形、完整性与功能等发生改变的疾病。
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虽然各异,但究其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属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等;中医则认为因情志不遂损及心脾,或阴虚火旺、热*燔灼,或内挟湿热上攻于口所致。
口腔为脏腑的外在孔窍:
中医理论的重要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弧立存在的,而且彼此相属,互有联系。口腔是整个机体的组成部分,其解剖形态上包括唇、齿、舌、咽,是人体与外界连系的孔窍,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各有对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脾主口……在窍为口”,意为脾开窍于口,口为脾之外窍。而唇为口之门户,故口唇合称,正如《灵枢·五阅五使》中云:“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充养牙齿,但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的滋养与补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在五行属土,位于中焦,共同承担着气血化生的重任,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齿赖肾精的滋养,但与脾胃存在着密切关系。
而舌为心之窍,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脏及主动脉的功能状态。心主血脉、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血运行;肺上通咽喉,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邪热犯肺,循经上炎,可见咽喉肿痛或溃烂。
中医学认为正气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总称,具有维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抗御外邪及防治疾病的作用。《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不生,人体就不会发生疾病。而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或人体阴阳失衡,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均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学的正气包括了现代医学的人体免疫功能。与正气相对应,自然界中那些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因素,被称之为邪气。在多数情况下,邪气之所以侵袭人体而发病,是因为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因而,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前提和根据,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认为正气是决定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中医学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看,扶助正气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口腔黏膜的损害往往与心、肺、脾、胃、肾的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有较为直接的关系,通过调整脏腑阴阳虚实,可以治疗口腔黏膜损害,从而标本兼治。
患上口腔黏膜疾病怎么办?
1、早就医:发现后应尽早就诊,养病如养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2、明诊断:通过医生明确诊断,了解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心态;
3、遵医嘱:积极配合,标本兼治,坚持定期复查,尽早恢复正常常.
口腔黏膜疾病有大有小,但是不管病症的大小对于我们的生活都会造成诸多的困扰,让我们寝食难安。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要多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疾病的出现。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白纹、口腔纤维化、灼口综合征和白塞氏病)目前一般认为与精神因素和内分泌紊乱有关,上皮角化异常为主要病理改变,迄今西医尚少特殊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学虽无本病的病名,但根据症状及局部表现认为,两颊属肝,症由肝阴不足,肝血虚,两颊黏膜失其濡养,以及血虚肝旺,耗伤津液,木旺克土,脾土虚则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拟以补肝虚、清肝热、益脾气及活血通络。
活血良口汤诊疗口腔黏膜疾病分为三大阶段:
活血良口汤阶段一:对口腔黏膜疾病进行辩证论治,合理用药,调节脾肺,达到疏肝理气、清泄肝火(热),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的功效,从整体上来防治病菌的滋生。
活血良口汤阶段二: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口腔病菌滋生,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口腔黏膜疾病健康恢复脏腑功能,调节五脏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改变生理的不平衡。
活血良口汤阶段三:调整脏腑平衡标本兼治,加强免疫,摆脱口腔黏膜疾病反复发作痛苦,口腔内部溃疡糜烂、进食疼痛、烧灼感、等不适症状,解决了口腔黏膜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添加活血良口汤预约挂号
温馨提示:口腔黏膜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精神的调摄,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焦虑,要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同时,饮食也非常重要。在发作期不吃发物,如:虾、蟹、鱼、羊肉、牛肉等,忌食辛辣、烟、酒、油炸、熏烤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适当使用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C、E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给小编一个赞,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观点。也可以把它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