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双下肢多发性红丘疹2个月就诊,皮疹无症状或微痒,患者否认近期上呼吸道、胃肠道或尿路感染病史,也未服用任何药物。查体见双股和小腿散在分布的多发性毛囊性红丘疹伴脱屑(见图1),无黏膜、甲、头皮、掌跖部位受累。系统检查无殊。图1.左小腿散在红色鳞屑性丘疹(图源:BeheraB等)皮肤镜进一步检查显示,白色-褐色背景中央为外观正常的终毛,可见毛囊周围脱屑、多发性红点、点状血管、红色小球、扭曲的红色袢状结构、肾小球样血管和丛状毛细血管(见图2)。图2.皮肤镜示毛囊周围白色均质区域,中央见外观正常的终毛、毛囊周围脱屑、多发性红点或点状血管、红色小球、扭曲的红袢和肾小球样血管(图源:BeheraB等)病理检查示毛囊口扩张、角化不全性毛囊角栓、毛囊角化过度、毛囊周围融合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Munro微脓疡,真皮浅层扩张、扭曲的血管和血管周围轻度淋巴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图3)。图3.皮损活检病理学改变(图源:BeheraB等)依据上述结果,最终诊断为毛囊性银屑病,患者接受了外用卡泊三醇与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病例学习毛囊性银屑病由McLeod在年首次描述,目前在临床上仍存在认识不足。该银屑病亚型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斑块型银屑病的早期表现,最终将进展为典型的斑块型银屑病。有人将其分为两型,成人型好发于女性股部,表现为散在分布的多发性毛囊角化过度性丘疹(见图4~5);儿童型好发于躯干、腋窝和四肢伸侧,表现为不对称的群集性毛囊角化性丘疹(见图5),或泛发性皮疹类似毛发红糠疹。图4.一例58岁女性全身泛发毛囊角化性红丘疹,以臀部和近端股部为著(图源:SouzaBCE等)图5.一例成人患者躯干部位散在和群集分布的红色毛囊角化性丘疹图6.一例16岁女童双膝和手背群集性分布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图源:NguyenCV等)皮肤镜是银屑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斑块型银屑病的皮肤镜改变有特征性,包括亮红色背景中对称性均匀分布的点状血管、红色小球状环、扭曲的袢状结构、肾小球样血管、白色鳞屑等,尽管毛囊性银屑病的皮损形态与斑块型银屑病差别较大,但两者的皮肤镜改变一致。毛囊性银屑病的鉴别诊断包括点滴状银屑病、急性化脓性毛囊炎、丘疹性玫瑰糠疹、丘疹性二期梅*疹、慢性苔藓样糠疹和毛囊性扁平苔癣等。这些疾病通常可依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进行区分。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寻常型银屑病的毛囊亚型,尽管皮损形态特殊,它与斑块型银屑病仍有共同的组织病理和皮肤镜特征。许多炎症性皮肤病存在毛囊亚型,如毛囊性特应性皮炎、毛囊性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扁平苔癣等,临床医生应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表现。「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feiyanghh
.